一、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原因
土壤中能产生毒素的真菌的含量多少与花生收获前花生黄曲霉毒素含量呈正相关。
受损荚果中黄曲霉毒素含量高。在栽培操作和收获时受损的荚果黄曲霉侵染率较高,黄曲霉菌从伤口侵染迅速扩散到整个种仁并产毒。花生荚果在自然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波动而引起的自然爆裂也增加了黄曲霉菌的感染。
土壤温度与花生收获前期黄曲霉毒素感染有很大关系。花生收获前30~50天内,28~30.5℃的花生荚果易感染黄曲霉毒素。
二、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技术
1.选用抗性品种
可以选用福建、广东、湖北等地选育成功的中抗水平的花生品种。如无抗黄曲霉毒素的花生品种,可选择抗虫或抗旱的品种。
2.防治地下害虫
南方地区选择水旱轮作田块并延长轮作周期。北方旱坡地播种前应深耕(30厘米以上)多耙。在花生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开花后,应采用以防治蛴螬、线虫、白蚁、螟虫、螨类等为主的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措施,将花生田地下害虫数量减少到水平。
3.防止花生荚果破裂
中耕除草和培土应在花生开花下针前完成,防止人为损伤花生荚果。合理排灌,避免在土壤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排灌,防止荚果因温差较大而破裂。
4.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
调整种植密度,保持花生群体的通风透气,以及通过合理排灌来控制土壤温度升高和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40%~70%之间。
收获前3~5周内适当灌溉,防止花生遭到干旱。无灌溉条件的田块,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期、增施钙素(如石灰)和适时收获等措施减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5.适时收获、快速干燥
掌握花生的成熟期,采用良好的收获方式适期收获。避免雨天收获。排水干田后,应尽快刨起花生,并迅速摘果,注意防止荚果在收获时受损或破裂。切不可将花生置于田间时间过长。刚收获的花生鲜果避免堆放,应迅速摊开,晒干,并将荚果含水量降至安全储藏限度(8%~9%以下)。如遇阴雨天气,采用人工干燥设备。花生在催干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回潮,已催干的花生应迅速包装。
6.种子储藏期间控制温度和湿度
避免种子处于35℃以上高温、13%含水量的环境条件下,防止被害虫咬伤等易感染黄曲霉病和产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发生,密封保存。
7.花生在进行市场流通和二次加工食品前要做好检控工作
运用深芬仪器CSY-YG701黄曲霉毒素测量仪对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准确检测筛查,杜绝黄曲霉毒素超标的花生原料流入市场。深芬仪器CSY-YG701黄曲霉毒素测量仪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玉米、小麦、大米、大麦、花生、小米和燕麦等谷物、饲料、面粉、食用油、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B1,适用于粮库收粮检测、粮油监测中心、粮油饲料生产加工、食品加工贸易、畜禽养殖户自查、质监部门用于市场快速筛查等。为防控花生黄曲霉毒素把好后一道关。